SP 分析:若瑞士收紧资本要求,UBS 考虑将总部迁往美国

SP 分析:若瑞士收紧资本要求,UBS 考虑将总部迁往美国

25.11.2025

瑞士银行巨头 UBS 去年收购了陷入困境的瑞信(Credit Suisse),从而成为更大的全球金融玩家。如今它威胁称,如果瑞士当局坚持大幅收紧银行资本监管规定,UBS 可能会将总部迁出瑞士——甚至迁往美国。此声明出现在围绕瑞信收购案的争议之后,包括价值 165 亿瑞郎的 AT1 债券被全部注销,引发法律纠纷并使监管决策遭到重新审视。

背景:瑞信被收购及 AT1 债券的命运
2023 年 3 月 19 日,在政府支持下,UBS 在紧急救助行动中收购了其陷入危机的竞争对手瑞信,以防止金融体系崩溃。两大瑞士银行合并后,形成了资产超过 5 万亿美元的金融“超级银行”,这让外界担忧:如果如此规模的巨头出现问题,瑞士经济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救助方案的一部分是由瑞士监管机构 FINMA 下令将 165 亿瑞郎的瑞信 AT1 债券全部减记为零,以增强银行资本。AT1(其他一级资本)债券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引入的,旨在危机情况下吸收损失。然而,此次瑞信事件的做法史无前例——股东获得了约 32.5 亿美元的 UBS 股份,而 AT1 债券持有人却损失全部价值,这与通常的清偿顺序相悖,令市场震惊。
这一举动激怒了投资者,并在瑞士、美国及其他国家引发了一系列诉讼。

这一监管先例的法律后果已开始显现。2025 年 10 月,瑞士联邦行政法院裁定:完全注销 AT1 债券的决定违法,认为这是在没有明确法律基础的情况下严重侵犯债券持有人的财产权。该裁决尚未生效,预计 FINMA 将上诉至最高法院。但这一判决已让债权人看到了获得部分赔偿的希望。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获得赔偿,AT1 持有人也难以拿回全部名义价值,因为这些债券在银行危机前就已低于票面价格交易。尽管如此,信息十分明确:瑞士当局在瑞信事件中的行为受到质疑,这可能影响到 UBS。部分法律专家指出,FINMA 的争议性决定反而给 UBS 造成额外负担,这可能在其反对新规的游说中增强其立场,因为当局可能在道义上“欠” UBS 一份情。


UBS 首席执行官的声明与跨大西洋谈判

在瑞信整合刚开始不久,瑞士政府便宣布计划进一步收紧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2025 年 6 月,政府提出了 31 项措施,作为“太大而不能倒”(TBTF)框架改革的一部分,其中最具争议的一项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必须用母行资本完全覆盖其所有重要的海外子公司。由于瑞士只剩下 UBS 一个超大银行,该提案在公众中被戏称为“UBS 法(lex UBS)”。

初步估算显示,若该提案实施,UBS 将需要额外募集约 190 亿瑞郎(约 240 亿美元)的最高质量资本(CET1)——此外还有因收购瑞信而必须补充的 180 亿瑞郎资本。总体而言,UBS 被要求额外维持的资本可能高达 260 亿瑞郎。

UBS 管理层强烈反对这些要求,称其过度且有害。CEO 塞尔吉奥·埃尔莫蒂(Sergio Ermotti)警告称,目前形式的规定“对我们来说行不通”,过于严苛,会损害银行和瑞士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他表示:“我们希望继续作为一家瑞士银行,但这些规则根本不适合我们。”并形容形势“相当严重”。
他暗示若得不到解决方案,UBS 正考虑替代步骤,并呼吁政府寻求一种既能加强金融稳定又不损害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折中方案。

随后在 2025 年底,消息泄露称:若政府不放弃最严格的规定,UBS 正考虑将总部迁出瑞士。
9 月,《纽约邮报》引述匿名消息人士报道,UBS 董事长科尔姆·凯勒赫(Colm Kelleher)与 CEO 埃尔莫蒂率代表团与美国官员举行了一系列会谈,讨论将 UBS 集团总部迁往美国的可能性,并探讨通过收购一家美国中型银行作为落地方式的选项。报道提到的潜在收购目标包括 PNC 金融服务集团和纽约梅隆银行。

这一传闻在瑞士国内和国际金融圈引发高度关注与担忧。
2025 年 11 月,《金融时报》进一步报道,凯勒赫私下与美国财政部长(据称为 Scott Bessent)讨论了将 UBS 迁至美国的技术细节。消息人士称,美国政府已表现出吸引 UBS 的意愿,并认为特朗普政府对该方案持积极态度。
这些高层接触显示:UBS 正认真研究“Plan B”,同时对瑞士方面施加谈判压力。

UBS 公开尝试平息局势,表示其“希望继续作为一家全球银行在瑞士成功运营”。银行发言人拒绝评论与美国官员会面的传闻,称这些讨论属于猜测,并引用了埃尔莫蒂此前的讲话:现在“为时过早”评论 UBS 对“明显惩罚性和过度”监管要求的任何可能回应。
瑞士政府保持强硬立场——瑞士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长卡琳·凯勒-祖特尔表示,总部所在地不是联邦政府能决定的,并称“威胁离开”并非新鲜事。


UBS 迁移总部的潜在后果

UBS —— 瑞士银行业的象征 —— 可能迁离瑞士,这带来了经济、政治和声誉层面的诸多问题。

经济方面,冲击巨大:
UBS 是瑞士金融业最大的雇主之一,是苏黎世和日内瓦银行业活动的核心力量。即使总部迁离,UBS 仍会在瑞士保留大量运营业务,但总部离境意味着关键管理岗位将转移至海外,税收也将减少,因为 UBS 将不再作为瑞士公司纳税。
长期来看,若 UBS 不再是瑞士本土全球银行,苏黎世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可能下降。
专家警告,这将“削弱对瑞士金融行业的信心”,并让投资者怀疑瑞士的监管环境是否变得不可预测或不友好。

相反,美国将从总部迁入中获益。
纽约(或夏洛特、匹兹堡等 UBS 潜在收购目标的所在地)将获得另一家全球重要银行的总部,增强其资本市场吸引力。美国政府可能会将其视为对自身监管环境竞争力的肯定。
但美国监管机构也必须承担监督这一资产规模超过瑞士 GDP 的巨头的责任。

在瑞士,UBS 出走可能引发政治震荡。
议会将面临压力:部分公众会认为政府施压过度,部分则认为银行不应“勒索国家”。调查显示:

  • 61% 的瑞士人支持更严格的资本要求

  • 67% 认为 UBS 离开将损害瑞士
    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救助瑞信的不满和对失去国家金融旗舰的恐惧。

声誉风险同样巨大。
瑞士长期以来建立的稳定金融中心形象已因瑞信倒闭受损,而 UBS 若迁出,将给全球客户和投资者留下瑞士不再具备稳定性的印象。
UBS 本身也必须避免损害客户信任,尤其是那些重视瑞士中立性与保密传统的富裕客户。

尽管 UBS 已高度全球化,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但迁出总部可能引发瑞士当局的反制,例如更严格的本地牌照要求、限制特权等,从而造成双输局面。


专家观点与寻求妥协

法律和金融专家对 UBS 是否真的会迁总部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这更多是一种谈判策略。
Axiom 基金经理大卫·贝纳穆(David Benamou)表示,UBS 虽是全球性银行,但其品牌根基在瑞士,“没有瑞士基础的 UBS 不再是 UBS”。他认为迁出“纸面上看似可行”,但瑞士可能会采取报复措施,而美国市场监管严格、竞争激烈,也并非轻松之地。

法律专家指出,AT1 案件的司法发展反而使公众与政界对 UBS 的态度有所软化,为其争取较低资本要求提供了空间。
有消息称,瑞士政府与 UBS 高层已在私下沟通中表现出妥协意愿,最终额外资本要求可能降至 40–70 亿瑞郎,而非最初的 200 多亿,接近欧盟标准。


从目前来看,UBS 与瑞士双方都不希望关系破裂。
UBS 仍是瑞士金融业的骄傲,也是其经济的支柱之一;
而瑞士为 UBS 提供了独特的法律体系、熟练的劳动力和难以替代的国家信誉。

最可能的结果是达成妥协:
实施强化稳定性但不过度惩罚的资本规则,使 UBS 能继续从苏黎世总部运营其全球业务,同时让公众受到安抚,确保瑞信悲剧不再重演。

这一案例也将成为他国借鉴的教训:如何在金融稳定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复杂任务。

/ / /

"Standard Prva"有限责任公司Bijeljina是在Bijeljina注册的一家公司,位于Bijeljina的地区商业法院。公司的业务包括会计、应收账款回购、天使投资和其他相关服务。不良债务是该集团的一部分,在该公司回购功能并且定期未返还。Stevanović律师事务所是该地区总部位于Bijeljina的领先律师事务所。LO缩写代表Vesna Stevanović和Miloš Stevanović的律师事务所。

媒体联系方式press@advokati-stevanovic.com或电话00 387 55 230 000或00387 55 22 4444。

版权所有(c)Standard Prva d.o.o. Bijeljina 2025年。 保留所有权利。法律服务仅由Vesna Stevanović或Miloš Stevanović律师事务所提供。 会计服务由“Standard Prva” d.o.o.提供。秘书和相关服务由“United Development” d.o.o. Bijeljina提供。

Quality and Luxury in Everything we do